手机娱乐伤眼伤手
手机的发展近年来可谓日新月异。打电话可以三方通话,发信息都带上了“彩色”,再加上强大的上网功能,在手机上看书、看电影甚至实时看电视都已不再是难事。这可大大丰富了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尤其是学生和白领一族,除了上学、上班之外,但凡坐车、等人、打球、旅游,几乎都在与手机亲密接触。
可是,原本是为打发时间消遣,却渐渐沉沦其中难以自拔,久而久之健康也亮起了红灯:最常见的就是用手机看书、看电影、看电视引起眼睛疲劳、视力下降,此外因为频繁发送短信、玩游戏造成手指肌腱劳损也不在少数。“手机娱乐该有个‘度’!”日前,医学专家发出了这样的呼吁。
长时间看手机导致眼疾高发
据流行人士介绍,现在的手机动辄都是2G或更高的容量,随便就能装入七八部压缩电影或几百万字的电子书,再加上价钱也越来越便宜,自然受到了很多学生和年轻白领的追捧。“看书是最不耗电的,通常都能看很久。播放电影、电视对电池有要求,但是只要多备几块电池,要持续看也没什么问题。”
科技带来的便利,却潜伏着健康的隐患。“长时间近距离看手机的小字会造成眼睛负荷过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主任廖瑞端教授说,人人都知道电视看久了伤眼睛,其实手机更是如此。
“人眼的调节要靠睫状体的收缩和松弛来调整、改变晶状体的屈光度张力。只有在看5米以外距离的平行光时,睫状体是放松的,不需使用调节。但是看任何5米内的物体,睫状体都处于紧张和持续调节状态。长期超负荷调节会引起调节痉挛、强直,久而久之就会放松不了,即使看远也处于调节状态,就可能出现假性近视或使原有的近视程度加重。”若能及时调整过来还好,怕就怕没有规范的散瞳验光,配戴了不适合的眼镜,近视很可能就“弄假成真”了。
就算过了患近视的年纪,看手机屏幕时精神的高度紧张和屏幕的高频闪烁的刺激也会引起或加重视疲劳,使人眼睛发胀、干涩、流泪、出现眉心酸痛甚至恶心、头痛等症状。
“像‘干眼’就是一种白领常见的都市病,除了电脑、电视电磁辐射的影响外,与长时间目不转睛地看手机也有一定关系。”此外,在黑暗的地方看手机,光线突然照亮,对视网膜也容易形成过强刺激和损耗,造成眼睛逐渐功能下降或反应迟钝。再加上电磁辐射对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影响,也会加重视力下降。
医生建议:工作、学习包括在电脑、手机下阅读45分钟,就要到室外望望远处,让眼睛得到休息。不要持续近距离视物超过1个小时。不要在交通工具上或走路时看手机,因为颠簸会加重闪烁,而且距离变换频繁会造成睫状体调节超负荷。多吃胡萝卜等富含维A的食品,多饮水。经常眨眼有好处,既能使泪膜润滑、保护眼表,又能保持给眼表上皮细胞提供充足的养分。
“拇指文化” 易带来“扳机指”
通联络、省话费二者兼得,让很多人爱上了发短信。张小姐就是其中之一,由于远离家乡和亲人,独自在广州打工,收发短信就成为她闲暇时间的主要消遣之一。可是精神愉悦了,手指却“不爽”了:“我的右手拇指最近经常酸痛,有时活动一下都疼。”
像张小姐这样的病症,专家认为,在排除其他病因的情况下,应该是过于频繁使用拇指造成肌腱劳损引起的“扳机指”。专家说,频繁收发短信,玩手机游戏,都需要不断地让拇指按键,进行“屈拇动作”,拇指长时间得不到休息,将会造成拇指关节和肌腱劳损,更严重的有可能引发骨关节炎和屈指肌腱腱鞘炎等炎症。
相关研究也显示,越用力按手机按钮、发送短讯的速度越快,肌腱损伤的程度就更严重。受伤者常会感到拇指无力疼痛,反应灵敏度也会下降。统计还显示,女性受伤的情况比男性更普遍,平均比例是5比1。这可能与女性的手指较娇小,更容易遭受这种长期累积性损伤的影响有关。
医生建议:在发送手机短信时,最好不要习惯用一只手发,可左右手交换使用。当然最好能尽量用两只手握着手机来发送,两个拇指就可以平均承受压力,这样将有助于预防或减少手背肌腱劳损或损伤。
当出现指关节痛等症状时,应采用外敷药物和理疗等方法来进行治疗,要避免频繁发送短信。“年轻人只要习惯改过来就很容易恢复,但若长期不改,积累两三年后就可能造成较严重的关节磨损,年纪大了以后关节退化会比一般人快,从而更早出现骨关节炎。”
- 上一篇:金标娱乐一下:你属于“无手机恐惧症”人群吗?
- 下一篇:没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