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如何让手机摄影瞬间高大上
对于手机摄影而言,有三条重要法则。
1.手机是一个定焦镜头
永远不要使用手机上的变焦功能。这是一个定焦镜头。属于定焦镜头的拍照法则同样适用于手机(如iPhone)摄影。
2.从想法到实践能控制在10秒之内
一个好的瞬间可能稍纵即逝。拍的好和拍的差或许还有空间可以弥补,拍到了和没拍到就是天壤之别。
3.保持创造性
如果以传统的摄影标准来衡量,手机摄影只能在单反后面亦步亦趋。但手机拍照不仅是拍出一张好看的照片,还意味着即兴、实验与社交媒体上的分享过程。这也意味着,你需要去尝试更大胆的构图,更多的偶然性。在画质和拍摄场景本身就受到局限的时候,手机拍照的创意更显得至关重要。
接下来的几条关于拍照过程中的实用技巧(针对iPhone的会多一些)。这本身是一件并不复杂的事情。它只有三个部分:构图、对焦和曝光。
构图
手机和单反构图并没有太大区别,比如都要突出主题。几条比较实用的技巧包括:
凸显画面中的几何或者对称元素
留出大面积空白
注意前景与后景的配合
对于开始接触Instagram正方形构图的人来说,拍照时就需要想到画面一部分是要被截取的——这意味着,画面不能太满。当然,也有一些APP允许你在Instagram上传非1:1的图,比如Squaready和InstaSize。
对焦
iPhone的对焦十分简单,就是用手指触碰屏幕要对焦的地方。
在这张照片中,对焦点就在玻璃上,这样背景中的人物就处于焦外了。
尽管iPhone不能手动对焦,不过还是有一些方法来拍失焦的效果。一个是趁着手机在对焦的时候赶紧按快门,二是使用AE/AF锁定:先对准近处,按住屏幕一点不动直到出现AE/AF锁定字样,然后再对准远处。这样,整张画面就处于焦外了。
曝光
尽管iPhone的曝光非常自动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继续调整的空间。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对焦调整曝光——如果整张照片偏亮,就对焦在屏幕上偏亮的地方;如果偏暗,就对焦在偏暗的地方。iPhone会自动根据你对焦在的地方调整照片的曝光。这样直到你找到一个满意的曝光值。
例如,在这张照片中,我对焦在照片左上角那片天空上,防止其过曝。
而在这张照片中,我对焦在光源的正中心。由于对焦处是强光,所以并没有出现手机在夜晚拍照常见的噪点问题。
PS:最好选择光线良好的情况下拍照。手机在晚上、室内光线不足的时候噪点特别明显,我一般会避免在这种情况下拍照。
4.HDR
在明暗强烈对比的状况下,手机并不能容纳各种层次的阴影渐变,整张画面会丢失很多细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通常会开启HDR功能。
而HDR另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是,HDR通常需要处理一段时间后,iPhone才能开始拍下一张照片(针对iPhone 4)。这样,你在每一次按下快门之前,都必须留出一段时间思考,而不是按照原来的构图或者曝光继续拍下去。
接下来说说常用的照片处理技巧。我之前用Instagram的自带滤镜比较多,现在基本是Snapseed+VSCOcam的组合。相比于Instagram,这两个APP不仅能让你调整更多的参数,而且滤镜也可以选择强度。
阴影(Shadow)与环境(Ambience)
手机拍照的一个问题是宽容度不够,要么亮部过曝,要么暗部曝光不足(特别是iPhone 4)。解决方法:一是开启HDR,二是使用后期。我在曝光的时候,通常是首先保留亮部细节(比如天空),这样画面的很多部分都不可避免是过暗的。后期的时候再用Snapseed的Shadow或Ambience功能将暗部细节还原,这样就能得到一张曝光范围比较大的照片,算是弥补了手机摄影的先天不足。
比如在这张照片中,对焦处位于左上角的天空,之后再用Snapseed一点点把右下方的黑暗处的曝光加回来。(之前那张草坪也是一样的处理)
VSCOcam上也有类似的Shadow和Highlight功能。
Instagram自带的Lux(太阳图标)功能也一样,只是无法掌握程度。
虚化
移轴(Tilt shift)或者中心对焦(Central focus)也是可能会经常用到的功能——当然我说的不是不少人都用有时候会用滥的移轴效果。在我看来,它最大的用处是给近景模拟出类似单反的浅景深效果。
Instagram自带的水滴功能也一样,只是一样无法掌握程度。
使用合适的滤镜
iOS上有太多有趣的滤镜了。不过,关于滤镜最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要过度使用。我个人的意见是:除非你想试验某类特殊的效果,至少不要伤害原图色彩之间的关系,不要喧宾夺主掩盖画面本身想要呈现的主题。
我现在用的滤镜基本都是VSCOcam。滤镜的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改变原来的颜色。比如VSCOcam中的C1能使图片偏绿。这一点对于草地很有效。
再如VSCOcam中的F2能使图片偏蓝,G3能使图片偏红,T1会加浓重的灰度,SE1极大的降低饱和度去除原来的色彩并加上一层灰绿色——总之,熟悉滤镜和色彩改变的关系。
最后.…一个平时没什么用但很酷炫的小技巧
相信你如果熟悉以上十条的话,你的手机拍照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提升了。这条属于虽然平时没有什么用但是有时能制造出很有趣的效果(而且还是单反相机难以实现的!)。你可以移动你的手机的同时并按下快门,这样照片上就会留下画面移动的痕迹。比如这张就是对着地面上的落叶拍的。
从去年夏天开始,我就开始专门用iPhone拍摄。从iPhone 4到iPhone 5s,从Instagram的自带滤镜到Snapseed+VSCOcam,这么两百多天,应该快有一万多张了。这个问答,就说一些比较泛泛的事情,比如怎么在生活中提高拍照技巧。
坚持拍,让拍照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iPhone完全可以做到每天都拍。在那篇帖子里发的是我去年之前拍的照片。而这个回答里会贴一些我后来拍的照片。你们可以看到如果坚持做一件事情,的确是可以看到变化的。我常觉得摄影会带来“扩增实镜”(augmented reality)的感觉,让你注意到生活中非常细节的东西。很多照片,都是我平时看到的东西。
逛超市看到的食品盒。
窗户上结的冰。
平时会经过的建筑。发现这丛随风摇摆的草,真的是很好的前景。
坐在路边的人。背后有一盏地灯,仿佛烛光中的人影。
坚持拍同样一个场景
没有东西可拍怎么办?
自从开始了“365日摄影计划”,我几乎隔几天就会面临着灵感缺乏的状态。怎么办?拍摄同样一个物件或者同一个场景(这应该是Bernd and Hilla Becher留下的传统了)。笨,但是对于训练拍照很有效。你会发现,即使是同样的场景,在不同时间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变化:天气、光影、季节、人物、等等。(什么是“365日摄影计划”:就是每天至少拍出一张照片。)
这是我现在生活城市里的一片湖,我都快有一千张照片是关于这片湖的。无论是晴天、雨天、阴天、起雾、下雪、结冰、解冻,这些瞬间都非常不同。
起雾的时候。
下的第一场雪。岸边的白雪、湖面和还残留阴云的天空形成三条完美的平行色带。
湖面刚开始结冰的时候。
不同的天色,湖水的颜色是不一样的。岸边,有时是新下的白雪,有时会有人工清理出的雪堆。即使同样是晴天,也有很多不同——有时没有云彩、有时云彩会贴在地面、有时云彩会布满整个天空。不同的云彩也会带来不同的构图可能性。总之,通过拍摄同样一个场景,会对光线、色彩和时间有更好的理解。
保持创造性。
曾经在上一个帖子里写到,“手机拍照不仅是拍出一张好看的照片,还意味着即兴、实验与社交媒体上的分享过程。这也意味着,你需要去尝试更大胆的构图,更多的偶然性。在画质和拍摄场景本身就受到局限的时候,手机拍照的创意更显得至关重要。”
比如,我曾经在上一个帖子里介绍过一种慢快门拍摄漩涡的方法。后来,我发现,这件功能还可以做很多。
这是一颗圣诞树。当我快速移动手机的时候,这些光就变成流动的线条。
比如,在拍摄的时候快速旋转手机,可以制造弯曲的地平线。
你还可以尝试更大胆的后期方法,多试试曝光、饱和度、色温、HDR、阴影等等参数。
比如,这是我经常见到树上结的小果子。在拍的时候,为了让背景简洁,是从下往上拍以天空为背景。后期的时候,我发现过曝,可以实现一种“留白”的效果。推荐:www.dengliziqiegeji.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