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手机管家 >> 实验:你的手机流量 这样被偷走的... rss

实验:你的手机流量 这样被偷走的...

shouji.37ix.com.cn 在 2015-07-07 发表,评论(0),阅读(0)

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7月1日,由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上海消保委)提起的一起公益诉讼案正式被法院受理。这次公益诉讼分别以广东oppo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和天津三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为被告,诉讼理由是这些手机厂商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上海消保委是通过一次次对比试验,实验结果令人惊讶,实验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又得出了哪些详细结论?

苹果手机“偷跑”流量最多






对于消费者最为关心的在待机情况下“偷跑”流量问题,上海市消保委从中选出10款进行模拟检测,这10款手机的品牌分别为海信、步步高、金立、小辣椒、三星、华为、联想、索尼、诺基亚和苹果。





检测人员发现,即使是在待机状态下,“偷跑”流量的情况也非常明显,竟然有多达9款手机中招。其中,中国移动定制的索尼、华为和中国联通定制的小辣椒、诺基亚4款手机“偷跑”流量较为明显,分别为4113kb、1037kb、589kb、4281kb。




而“偷跑”流量最多的是苹果手机,120小时内共“偷跑”了80mb流量。按照中国移动每110mb流量加油包收费15元的价格计算,消费者要为每个月“偷跑”的流量额外支付60多元。




oppo手机预装软件数量多达71个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智能手机,预装的软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保证手机基本功能的系统应用程序,如电话、短信、相机和相册等;另一类是商业软件,如qq、天气、淘宝等客户端。





通过对手机预装软件数量进行的实验,结果发现,上海市消保委送检的20款手机中,除一款无法开机外,其余19款手机,都预装了不少软件,其中最少的27个,最多的达71个,为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生产的oppo牌。


另外,检测人员还模拟普通消费者的操作方式卸载手机中预装的软件。




苹果、三星和金立等3款手机,根本无法卸载任何预装软件。其余16款手机中,预装了58个软件的vivo手机,可卸载软件数最多,达到33个。而预装软件数量最多的oppo手机,不可卸载软件仍然最多,达47个;不可卸载软件最少的手机是诺基亚,仅有18个。


预装软件存潜在威胁




手机预装软件数量多、难卸载,给消费者带来的不仅仅是干扰正常使用。


业内人士透露,手机软件预装行业利润巨大,但潜在威胁随之而来。北京一家手机软件安全监测机构就发现,一款手机里的软件暗中操控手机自动发短信,推送广告,给手机用户带来资费和隐私的双重损失,危害极大。




部分软件卸载手机容量竟不变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检测人员在卸载部分手机的软件后,手机的容量却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专家认为,这种现象说明,消费者看起来已经删除的软件实际上依然存在,根本没有被物理删除。


检测人员透露了原因:“部分经销商或厂商通过预装软件获利,装一个软件多的话会有3到5块钱,少的话也会有1到2块钱。”




小米容量标称8G 可用仅4.82G





实验发现的另一问题是,手机标称容量与实际容量存在差异的情况非常普遍。业内人士介绍,对于手机容量的表述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手机厂商在产品外包装或者广告中宣称的容量,即为标称存储容量;另两种为消费者只能在手机系统设置中查看到的实际存储容量以及可使用存储容量。


一款用于实验的小米手机,标称容量为8G,但消费者的可用容量仅有4.82G,可用容量仅为标称容量的60%,而另一款同样标注容量为8G的索尼手机,实际可用容量仅有4.26G,仅为标称容量的53%。




法律专家认为,智能手机上安装的所有软件,使用与否都应该由其拥有者决定,特别是连接互联网等产生费用的使用,更是应该征得消费者本人同意。然而,上海市消保委这次对比试验却表明,许多智能手机上预装的软件,并没有经消费者主动启用,就在后台悄悄联网,“偷跑”流量,这对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是一种侵害。上海消保委这次提起公益诉讼,可以说是目前法律框架下维护消费者权益为数不多的选项之一。

Tags:

已有位网友对“实验:你的手机流量 这样被偷走的... ”发表评论。